德国育儿理念德国凭啥拿一半的诺贝尔奖或者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点击:[6]人次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诉维权,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诺贝尔奖是以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设定的一个奖项,这个奖项包含了物理奖、化学奖、和平奖、医学奖以及文学奖,含金量非常高,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不管是科学家或者是文学家,医学家,都是毕生的荣耀。
有数据显示,诺贝尔奖从建立到现在,获奖人总数大约一半的人是德国人,包括移民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德裔,德国人口总数大约在8200万,而全世界其他国家人口总数超过60亿,意味着,8200万人承担了大约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另外一半的诺贝尔奖来源这60亿人口。
这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数字。
说到“德国人”,我们能想到的除了包揽了将近一半的诺贝尔奖外,还有就是“工匠精神”,是什么原因让德国人如此优秀?
我们或者可以看看,德国家庭的育儿理念。
德国家庭的育儿理念,值得家长深思一个人优秀,不值得被关注,但是一个民族大多数人都是优秀的,这个民族就值得被关注,他们的教育理念值得被研究。
德国的家庭中,家长一般更重视孩子这几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我们最常说的一个词语,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却最容易被忽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是及格了,但是不理想,是不是很多家长都会批评孩子哪些错误不该犯,甚至会用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词语,诸如“真笨”、“脑子里都是浆糊吗”,这种打击不会瞬间影响孩子,但是会潜移默化消除孩子的自信心,造成的影响是,每逢在遇到考试,孩子心里就七上八下,生怕自己考不好。
德国的家庭更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哪怕孩子考试不理想,但凡比上次进步了,都会得到父母的称赞,父母总是能够找到称赞孩子的理由,让孩子相信父母所说的那样“你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
2、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更倾向于让孩子成为一个低调的人,希望孩子学会克制自己,学会压抑自己,希望孩子朝着父母给设定的方向来努力,但是德国的父母恰好相反。
德国的家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家里来了客人之后,孩子会给客人表演节目,不管孩子表演的是什么,最后都能得到家长和客人的赞美。
这是德国家庭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一个缩影,德国家庭的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表现力”,表现力强的孩子才会愿意尝试、愿意挑战、愿意创新。
3、培养孩子的“自我”
在没有父母教化引导的前提下,每个孩子出生以后一段时间都是“自我的”,孩子在出生以后一段时间内会以自己为中心,认为全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在2岁前后的阶段中,拒绝分享,甚至是喜欢抢别人的玩具。
不过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化的影响下,孩子朝着不同的方向成长,有的孩子成了愿意分享的孩子,有的孩子成了愿意让着其他人的孩子,有的孩子依然有些“自我”。
中国家庭的很多家长,都是愿意孩子成为那个“谦卑有礼”、“懂得谦让”的孩子的,所以经常看到家长对着两三岁的小宝宝说“你要懂得分享”,就是在家长这样引导和教育下,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压制自己的想法,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这些事情。
德国的家庭正好相反,家长更注重对孩子“自我”的培养。他们更愿意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不会强制孩子去分享,给孩子机会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拒绝自己不想学习的东西。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舒曼,小时候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他14岁的时候母亲问他是否愿意跟着母亲学习美术,舒曼内心并不想,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拒绝,就低头不语,母亲笑着说:你的表现已经给了我答案,如果你能大声说出来,那我会更高兴。
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让孩子有“自我”空间,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有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家庭中最常见的引导方法,建议家长不要再使用说到育儿理念,想要说的话太多了,日常生活中,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是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耍,孩子的不同表现,家长的不同观点,都是不同育儿理念的撞击。
如果你恰好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我给出的几点建议:
1、不要逼迫孩子“叫人”
在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呢?见人就喊,不管是什么人,亲戚朋友或者仅仅是邻居、一个小区的住户,都要让孩子乖巧懂事地叫一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我们隔壁的阿姨就是这样的,而且她每次都跟我炫耀:“我们的就是主动叫人,让叫什么叫什么,很懂事。”
她的得意映衬着我家的宝宝好像不知礼数一样,实际上,的确如此,我家的宝宝只对熟悉的、亲近的人称呼,而且每次都是出自意愿的,我很少引导她。
为什么我对这件事这么反感?因为我个人就是这样长起来的,来家里做客的从来不认识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喊上一个“叔叔”或者其他的称呼,长久以往让我形成了一种“讨好型”人格,这还是其次,这种习惯甚至一度影响了我的社交,有段时间个人内心实在是不想“叫人”,所以不愿意出门,因为感觉一出门就有好多人盯着你看,等着你张口叫一声叔伯,如果你不叫,就是得罪对方了。
实际上呢?根本没有人介意甚至是注意你的这声称呼,难过和尴尬的只有自己。
2、不要逼迫哥哥姐姐“让着小的”
谦让是一种美德,没错,但是一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相差没有几岁,强迫大孩让着小的,对大的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想要教会孩子们谦让,就一定要同时教育,让两个孩子都要懂得谦让,千万不要再让一方无限次让着另一方,这会限制、压抑那个孩子的成长。
3、 不要逼迫孩子去分享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分享这件事,有的时候是希望孩子可以融入环境,更多的时候是考虑到大人自己的面子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孩子在小区里玩,一个孩子拿着小飞机,另一个孩子大哭起来,奶奶往往就会让自己的孙子去分享,因为如果不分享,就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毕竟对方的孩子已经哭了。
很多的分享都是在大人的操控下完成的,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让孩子很难有自我,让孩子时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局势,让孩子无法正常拒绝别人的要求。
给孩子一个相对自在自由的成长空间,这个空间里,是以孩子为主体的,而不应该是以大人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