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复兴区育儿课堂心得一位教师从自己育儿经历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3]人次

//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8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屈指一算,从2001年金秋九月,走出校门,走上杏坛,三尺讲台躬耕,至今已历二十载。

毕业之初,精力旺盛,干劲十足,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是一点也不夸张。彼时,夜晚深宵灯火批改作业,睡觉时,整个校园已万籁俱寂;晨起辅导早读、检查学生单词听写,忘吃早餐、不吃早餐,饥肠辘辘就开始奔赴第一节课的讲台;周末不休,钻研教材、备课,寒暑假自编习题、考卷,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

但,如今想来,那时的我,虽然精神可嘉,敬业异常,但其实离一个好的、优秀的人民教师相去甚远。

这,直到从教十五年,自己也有了小孩,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承担起家长的角色,才开始慢慢意识到。

2016年秋,我的孩子开始进入小学学习。很快,我发现我的孩子压根就不是尖子生,甚至算作中等生,都勉为其难。我至今记得我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后,当她把数学试卷拿回来,那B等85分(班平成绩95以上,她是少数几个未上90的人)的成绩带给我的深沉的失望,那是一种在燠热难耐的伏天里满含期待能喝一口饮冰,却不成想一口吞进了一杯滚烫的热水,所带给人的渗透骨髓然后又从每个毛孔散发出来的淋淋漓漓的失望。不过,说实在的,当时我还是满怀期待的,对她的成绩,毕竟小学低段,一切都才刚刚起步,我相信她会逐步赶上。

有的父母,在幼儿园阶段辅导孩子超前学习了许多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这些孩子刚进入小学,会有一个短暂的快跑乃至领跑的阶段;但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呈现,他们渐渐和另外那部分没有进行超前学习的孩子来到了同一起跑线,他们的优势慢慢将不复存在,及至最终,大家再次重新起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赛段的“奔跑”。但后来,没有进行超前学习的我的孩子的数学成绩,始终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徘徊。到了五年级下学期末(也就是上学期末),她的数学成就仅考了D等(53分)。

下学期,她就要读6年级了。暑假里,我带她进行了六年级数学上册部分知识的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她的那种一惯的知识不善于迁移、不能举一反三,遇到中等及以上难度的题目,就能力不济、只能“望题兴叹”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反复刺激着我的神经。我不得不一再和那个这几年来戳得我心疼的现实狭路相逢甚至剑拔弩张:她的确不是一个长于理科数学的孩子,她今后大概率是难以在数学等理科上考出高分的;那么,我将怎么继续引导她鼓励她,走好以后的求学之路?我能像我在气头上曾对她说过的那样吗?

“......榆木疙瘩脑袋!我不教你了!......看你怎么办!......”

但,理智和感情都告诉我,我不能不教她,我不能放弃。

事实上,孩子的数学学习的现状,近两三年来,不断催逼着我对自己过去多年的教学经历进行深刻的反思与省察。

我真是一个问心无愧的好老师、优秀老师吗?

我对每个孩子,无论他们的成绩好坏、表现优劣,都足够尽心了吗?

我真正设身处地为每个家长想过吗,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甚或很差的孩子的家长?

......

这一个个问题,如同寒光闪闪的利刃,一次又一次切削着我脆弱的神经与虚伪的师道尊严。

近年来,自己孩子在数学上学有困难,她一次次在失败的泥淖中挣扎,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她不甘失败,却又一再地在努力后仍然不得不面对失败的泪水纷飞的脸庞,让我开始真正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虽然,事实上,我可能每天都在教室里看见他们的失落与痛苦,但那只是一种隔着窗玻璃观看狂风暴雨之中被淋成落汤鸡,浑身水淋淋地往屋檐下狂奔的人们的隔靴搔痒式的“同情”,不是共情。他们那种一次次高扬起奋斗的风帆、却又一次次被失败的恶浪抛掷进汹涌的苦涩之海的无奈,就是自己孩子的无奈,他们的哭泣,就是我的孩子的哭泣。

当自己也成为一个差生孩子的家长的时候(由于她数学成绩的拖后腿,长期以来,她在他们班上始终排名在倒数十多名),我开始真正感同身受地理解一个成绩不如意的家长心里的苦辣酸甜、五味杂陈。我深知在每一个学困生的背后,都同样站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如山般身影,但较之优生、尖子生的父母,他们的操劳背影更沉重,面对孩子带给自己的期望的落差,他们有时甚至只能夜里向隅而叹,当白天重新面对孩子时,又得笑颜相迎,像朝阳升起,温暖哺育冲破土石覆压的孱弱幼小的芽苗一样。

“......他上周的家庭作业,你们仔细检查了吗?......”

“......她学得太死板了......不能举一反三!......怎么考得好?!”

“你们......要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要跟上......”

“......”

我为自己一惯有意无意扮演地简单的说教者甚或指教者的角色感到深深的惭愧。

圣人关于立身修德有言,“四十而不惑”。

其实,此言用在我的从教经历上,也是适合的。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身兼家长、教师双重身份的我,真正开始懂得何谓教师的“师爱”、教师建立正确荣誉观的前提,在我看来,之于一个老师,这两个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的答案。

我以为,一个老师的“师爱”,从家长的角度看,就是对每一个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负责,不论他们是出类拔萃,能上“985”“211”的佼佼者,将来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材,还是学业平平,走出校园后,或许要在工厂流水线上起早趟黑,或许要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或许要在田间地头耕云播雨......师者父母心。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其身后都饱含着含辛茹苦、满怀期待的父母的眼光。当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父母们会牵挂什么?

可以想见,他们会担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会担心孩子的头疼脑热,会担心孩子的功课学业......因此,身为老师,我们责无旁贷,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而这样的牵绊与忧怀,在我的孩子还小,还没正式步入小学课堂前,没有真诚深切的体会,在我的孩子开始读小学,我也成为家长中的一员的时候,它们时时显得那么深刻而迫切。

初为人师那会儿,我对学生要求不可谓不严,为了让他们多考出一些分数,有时甚至是一分、两分,不仅自己忙得像陀螺,千辛万苦,累得喘不上一口气,而且也把学生逼得吃饭、扫地、起床、上厕所......都如同上火线,以分秒计时。我得了很多的荣誉,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教书四年后,就获得了“县级骨干教师”称号。有一段时间,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每期都有我领奖的身影。但,今天,面对那些大红的荣誉证书,我只感到一脸的羞赧,而全没有当初捧着它们欢愉。

究其原因,就是我的荣誉观念出了问题。我以为学生考了高分,就是我的成功,我以为只要我带的班级,科科分数都走在年级的前列,我就是优秀的。我没有像农民侍弄庄稼、园丁呵护花草一样关爱每个孩子身心,尤其是后进生。表面上看,那些后进生的成绩也似乎有所变化,但相较于他们所承受的责难,内心乃至人格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叱骂——是的,有时确实是叱骂——那点点分数的提高,简直就是得不偿失,可以忽略不计。

“......榆木疙瘩脑袋!......”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死猫扶不上树,烂泥扶不上墙!......”

是的,直到一天这些冰冷尖利的话语倾泻到自己孩子头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可怕的打击力,在这以前,我虽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并且也努力控制情绪,但潜意识里,毕竟因为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最终在情绪控制不佳的境况下,口无遮拦,如冰雹般堕地般在教室里铺天盖地了。

所以,对于建立正确的荣誉观,我以为当一个老师,只有当他首先努力去践行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的学生的“师爱”信念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优秀老师,舍此,他可能也会评上县市级荣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让人称羡的优秀老师、好老师,但这样的桂冠是不完整的,是“先天不足”,没有分量的,就像蓄水不多的池塘,必然不能长久持续灌溉成片的良田一样。

身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从来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一个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其学生的好老师、优秀老师,他们的字典里永远也不会有“放弃”二字。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所谓的以考试分数为尺度划分的优生、差生,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他们自己:那些参天耸立的大树,他们顶天立地,支撑起民族复兴的巍巍大厦;那些傲然绽放的花朵,灿若云霞,光芒四射;那些是平凡朴实的是小草,他们在看不见的角落,默默为芸芸众生,挥洒片片绿意......

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诚哉斯言。

三尺躬耕,“四十不惑”。

来源∣编审∣教研内参(因作者本人要求,未署名。)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西部学刊杂志社

电力系统装备期刊

国际公关

大众投资指南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