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要求嫔妃殉葬共有多少人为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4]人次
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要求嫔妃殉葬?共有多少人为他殉葬?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元璋作为一介布衣平民,能从社会底层一路走上顶峰,成为一国之君,甚至还能将一个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他的能力和谋略确实不可小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死后选择人殉,让自己的妃子为自己陪葬,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活生生地扼杀,这是一种何其残忍的手段。那么,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朱元璋为何要做出这样的行为,他的妃子死得又有多惨呢?
一朝飘零落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这位经历过贫困,享受过富贵,做过行僧,当过皇帝,在马背上打过天下,也在龙椅上批过奏折的皇帝,终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随着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伺候他的那些妃嫔。
这些妃嫔里,确实有因为太祖之死过度伤怀,而想随他一起离开的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被迫自愿殉葬的。她们基本上是位份不高又膝下无儿无女的妃嫔,在后宫既无多大的权力,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根基。而她们去殉葬也不是我们想象中什么后宫争斗,尔虞我诈,只是因为这是太祖皇帝下的命令,是皇帝的遗诏。
《明朝小史》记载,“太祖崩,侍寝宫人尽数殉葬。”当时侍奉朱元璋的四十位嫔妃无一逃脱,全部都成了他的陪葬品。她们先是被安排聚在一处,吃一顿丰盛的饭。这一顿饭后,迎接她们的就是死亡的命运。至于死法,便是每人站在一个小凳子上,其上是横梁,横梁上便是那三尺白绫。
这其实与朱元璋本人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众所知周,朱元璋是个靠农民起义逐步走上皇位的统治者,而他颠覆的王朝是元朝,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作为少数民族,蒙古的文明程度可谓是远远落后于中原,也因此,人殉制度在蒙古族内并不稀奇。
所以,算半个元朝人的朱元璋会有人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甚至由于常年受蒙古族统治,中原的社会文化也遭到了冲击,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受人殉制度影响,并不反对它。
其次,作为一个统治者,朱元璋最希望的当然是自己的江山能够一直稳固,而女子乱朝正是元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故而,朱元璋会有让后宫嫔妃陪葬的做法,甚至还下令后宫嫔妃不得干政。
除此之外,古时人们都认为人死了并不是就全然地消失了,还有灵魂存于世间,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也不会免俗。所以,他死后,为了有人继续伺候他,自然要找一批人陪葬了。
人殉制度在朱元璋后开始“复兴”,他的儿子、孙子等后来继位的皇帝,包括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和明景帝等都有用活人陪葬的做法,一直到明英宗时期才被废止。
而人殉的做法也不止在皇室盛兴,迫于天家的“威严”,底下的百姓也只能纷纷“效仿”,无数妻子出于自愿或被自愿,为自己去世的丈夫陪葬,只为获得世人一句称赞,获得一个政府颁发的“贞节牌坊”。
总结
让活着的人为已经死去的人陪葬,让地位低的人为地位高的人陪葬,这样的制度是何其残忍又是何其无道。披着所谓伦理纲常、等级高低的皮囊,便让无数鲜活的生命“名正言顺”地终结,这不是礼仪,而是统治者赤裸裸的虚伪和自私。
生而为人,没有谁天生就比谁低一等,也没有谁天生就该为别人活,为别人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属于自己,也本就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