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凌迟时真的一声都没喊吗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3]人次
石达开被凌迟时,真的一声都没喊吗?
石达开被凌迟时,真的一声都没喊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居正
在太平天国诸位王之中,要论传奇色彩,石达开无疑得名列前茅。他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岁父亲便病亡了,少年时代便开始为生计奔波。种田、做生意、牛贩,渐渐的也攒了些钱,那些个后来一同起义的豪杰都是在奔波时结交的。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金田起义爆发的那一年,他才19岁,却已经当上了翼王。
可惜的是当时的局势和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失败,其实一开始的天京事变时,石达开还能从大局着想不计较个人恩怨。为天京事变的圆满解决,作出了让步和贡献,表现了一个将领该有的气度。后来因为被猜忌负气出走,也并不是叛变天国,而是在其他地方继续尽忠。石达开的负气出走,天王和洪氏集团负主要责任,可这种行为带来的损失也很显然。
大渡河之战,石达开轻信敌人的诱惑,最终中计被擒。他被押往成都之后,清军背信弃义,除三百老幼外全数被杀。这一切石达开并不知道,从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想必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解决。同治二年(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公堂上慷慨陈词,令主审官都词穷。被押往刑场时,他也无比的从容,深受凌迟酷刑始终默然无声。
那一年,石达开才32岁的年纪,不得不说是一个少年英雄。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文韬武略都很出众。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生在后来的军阀混战年代,也必然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如果真要说他为何能忍住千刀万剐,大抵是他坚定的意志力,以及信仰造成的吧。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不缺意志坚定的人,后来抗战时,有不少人被俘后受尽酷刑不也始终没吐露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