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朱元璋为什么还能坐稳江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4]人次
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还能坐稳江山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杀功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有三位皇帝被“标签化”得最深,秦始皇、杨广、朱元璋。前面两位且不说,倒是朱元璋挺冤枉,尽管他的确杀了不少大臣,但这是残暴不残暴的问题吗?
如果不那么做,明朝能否往下延续还难说。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可这两人已经形成了威胁到皇权的小集团,对初生的明朝是一大隐患,不杀不行。
还有一些官员,被杀是因为贪污。朱元璋规定,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砍头,为了威慑贪官,还创造了一种恐怖的刑罚“剥皮充草”。残忍是残忍了点,但大家说,贪官不该杀吗?
因而,给朱元璋贴上残暴的标签是不太公平的。
另一半,考验的是朱元璋当皇帝的能力。
这方面,朱元璋也可在历朝历代皇帝中排进前五,虽然一开始只是个小老百姓,却在南征北战中成长为杰出的政治家,治国理政没问题,与官员勾心斗角更没问题,无师自通了帝王之术。
通过胡惟庸案,朱元璋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裁撤中书省,将中书省的事务交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间没有谁横伸一脚,君权由此得到集中。底下的权力分散了,自然也就很少会出现权臣把持朝政的现象。
通过蓝玉案,朱元璋打击了开国武将集团,收拢兵权,使君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为后世的明朝皇帝,清除了武将造反这一祸端。明朝大体上走的还是宋代“以文驭武”的路数,尽管中后期明军战斗力锐减,但内部基本也没有影响大局的叛乱。
换句话说,百姓、文臣、武将都为朱元璋所掌握,他的江山也就稳了。再加上老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谁还跟着那些野心家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搞什么叛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