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象养宝宝的软件湖南单亲妈妈带唐宝儿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点击:[1]人次
行动慢、反应慢,做什么事情,总是慢慢的,在湖南有28.7万智力残疾人,他们被父母们亲切称为“蜗牛宝宝”。今天,神哥带您走进全国残疾人之家——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来认识一位唐氏宝宝的单亲妈妈的助残故事。
单亲妈妈带“唐宝儿子”照顾 “蜗牛宝宝”!走进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就听见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任天星,智力二级残疾,正在和小伙伴们,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心地制作着插无花果。“原来好多孩子不能安静的坐下来,蹦蹦跳跳,现在通过插无花果,他们能坐一两个小时。完成后之又很高兴地说,我串了一个。手工活对开发他们的大脑、功能恢复等方面非常重要!”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丽湘说:“非常感谢衡阳腾跃工艺厂肖跃莲大姐帮我们对接项目,帮扶孩子们!”
“因为智力残疾人行动慢,反应慢,做事总是慢慢 的,跟‘蜗牛’一样,我们就取名叫蜗牛山庄,我就是他们的牛妈妈。”任天星的童年并不幸福,一出生就遭到父母遗弃,由重度精神残疾的奶奶抚养。2016年,奶奶年老体弱多病,难以继续照顾任天星,希望可怜的孙子得到爱心家庭的养育,将来能够自食其力。
得知这一情况,陈丽湘和岳阳日报社记者韩章前往任天星家多次走访。看见任天星家境十分贫困,陈丽湘毅然决定将任天星接到自己家里进行为期2个月的生活技能、行为礼貌等方面的培训。
在征询“唐宝”儿子王沛是否同意妈妈接回一个“弟弟”回家生活和培养时,极富爱心的王沛当即表示支持妈妈的决定。将任天星接到家里以后,儿子王沛对这个“弟弟”呵护有加。王沛还小心翼翼地扶着自行车的扶手,鼓励并陪伴着身材瘦弱,面露兴奋神情的“弟弟”练车。目睹两个“儿子”情同手足,陈丽湘对儿子心存爱心、无私帮助他人的举动甚感欣慰。
在岳阳,还有3万多名像任天星一样的智力残疾人,陈丽湘思考如何才能帮助智障孩子家庭减轻负担?2017年3月,在岳阳日报社的支持下,陈丽湘创建了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和德馨蜗牛山庄。
智力残疾人要终身陪护,终身托养2017年9月,任天星免费入住德馨蜗牛山庄寄托养。如今,在老师们的辅导下,任天星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一起学做手工,一起学做菜……不仅生活能自理,还能独自进厨房做菜,还参加了省残运会。
中心负责人陈丽湘表示:“智力残疾人要终身陪护,终身托养。如果都关在家里,他没有交流的地方,会很孤独,没有伴玩,我就想创办一个机构,在岳阳日报社爱心记者韩章、社会爱心单位和人士的支持下,孩子们才有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从2017年3月,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成立至今,作为全国首家由媒体扶持创建的残疾人寄托养与辅助性就业培训服务机构,已经累计为近100名智力残疾人提供托养和就业培训服务。2019年5月,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为母则刚:单身带“唐宝”33年陈丽湘,岳阳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岳阳楼区政协常委。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身份背后,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殊身份——“唐氏宝宝”的单亲妈妈。
湖南有28.7万智力残疾人,作为湖南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陈丽湘每到一个智力残疾孩子家庭去家访,每到一个机构去帮扶,每参加一次会议,都会跟家长们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康复,呼吁社会对智力残疾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关爱。
0至6岁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6至16岁进行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走入社会;16岁进入到寄托养机构进行辅助性就业走向就业岗位;年老进入养老机构养老。这种模式对智力残疾人成长来说非常有意义。陈丽湘想把德馨助残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帮扶到更多需要的家庭。“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前儿子还不能够表达,但在经过教育后,他变的懂规矩、讲礼貌,说话也很幽默!”
“蜗牛们的就业梦”,家长和社会的期待“辅助性就业和支持性就业,全都是建立在有寄托养机构的前提上。先有一个机构,把他们收过来,教他们喜欢的,能做的一些项目。如果没有寄托机构,这些很难完成。” 陈丽湘说。
“让他们马上学厨师,他们学不了啊,他怕火,不会用刀。那么他就不能学厨师。但是他们洗菜可以呀,洗碗可以呀,搞卫生可以呀!”陈丽湘认为:“我们要发现他们“能做”的部分,慢慢培养,不离不弃,像蜗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
“蜗牛宝宝”们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健全人,但是他们也在很努力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陈丽湘介绍说:“目前,中心在册的47名智障、肢体轻度残疾人中,8人通过社会支持和就业辅助,能够独立走上街头零售报刊;5名残疾人通过机构的耐心培训,能够掌握切菜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还有五人可独立完成慈善超市摆放货物、微信扫码收款等工作。其中,绝大多数寄托养服务对象能熟练运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了解世界或与亲朋交流。”
托养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方下一步,陈丽湘想完善日间照料和寄托养模式,大大减轻有“蜗牛宝宝”家庭的压力,还计划建立一个农疗基地、基金会,作为寄托养机构的坚实后盾。
“孩子托养了,家长才能解放,出去打工赚钱,所以海迪主席说,智力残疾人是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做好托养服务,解放家庭劳动力,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这就是托养一人,解放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陈丽湘说:“我要把它做成一个比较规范,简单易操作,可以复制的模式。只要有想法,有场地,我们都来无条件的帮助你。”
陈丽湘表示:“寄托养机构私人投资,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完成,还要寻求社会其他资源的整合。如医养结合,如果与医疗机构联合起来做,将对寄托养的残疾人身体康复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