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为何要去出家呢他最后去了哪里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4]人次
甄士隐为何要去出家呢?他最后去了哪里?
不知何时起,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朝,巨隐隐于庙这个观念开始在文人圈子中盛行,甚至带进了小说里,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就是一位选择出家当和尚的世外高人。
红楼梦里有不少逸士高人,比如甄士隐等人,本来也是胸藏锦绣,喜欢吟诗作赋的文人。那甄家在苏州也是很了不起的人家,虽然不是达官贵人,却也是小康之家,不愁吃穿。一个夫人封氏,也是一样的喜读诗词,老两口膝下无儿,仅有一个小女儿,名唤英莲,如此让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可最后却鸡飞蛋打狗上墙。甄士隐被迫出家做了和尚?
其四,社会动荡,盗贼蜂起。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甄士隐乃是一介书生,哪里会应付官府与强盗,只能逆来顺受。无奈之下投奔岳父。
其五,偶遇跛足道人。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让甄士隐如梦初醒: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此时当即说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枯草衰杨,曾是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垄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自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时的甄士隐无求无欲,心灰意冷。女儿可爱,杳无音信。先前名利,不过浮云。所幸老气,还有岳父照看。因此百无聊赖,无计可施。只有寄居佛门,尚可消去心中痛苦。更有有缘人前来相渡,自然抛弃一切,甘愿前行。呜呼,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