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作为实力最强劲的魏国有何一统天下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5]人次
三国时期作为实力最强劲的魏国,有何一统天下的政策?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是最后建立的,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00年,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官渡之战胜负未分,鲁肃就清醒地指出北方大敌只会是曹操,所谓“今之曹操,犹昔项羽”,未来吴国如何在天下纷乱之中立足和一统天下,历史上称之为“榻上策”。
公元208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3,奉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96年,在要不要奉迎天子汉献帝问题上,袁绍拒绝了,曹操手下多数谋士也拒绝,但荀彧力排众议,最终说服曹操。于是,曹操亲率大军进抵洛阳,将刘协迎回许县,从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北方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政治基础。
公元207年,经过数年兼并战争,主要有基本一统北方的曹操、坐拥江东的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西部张鲁马超韩遂等势力。这一年,刘表去世,曹操南征机会来了,于是问计荀彧,得到的答案是:“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但曹操冒进,以为能够一战而平东吴,结果赤壁之战大败,三国鼎立之势形成,曹操暂时丧失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有趣的是,公元217年曹操再一次南征东吴,以此来看,曹操统一全国的战略应该是先平定东吴,再平定蜀国。但司马昭时代先平定蜀国,17年之后才由司马炎平定东吴,可见曹操这一战略是错误的,低估了平定东吴的难度。
笔者认为,与孙权、刘备不同,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军事家、战略家,对统一全国有所规划,谋臣更多的是拾遗补缺,即便如荀彧这样的天才,也很难靠一篇战略文章打动曹操。所以,孙权有鲁肃的榻上策,刘备有孔明的隆中对,唯独曹操不可能有类似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