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va育儿孩子的自控能力取决于先天还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3]人次
生孩子前,每当看见别家孩子犯浑,鱼妈的第一反应便是孩子一定没教育好,如果是自己,一定会怎样怎样教。
生孩子后,鱼妈亲自带了,才发现原来孩子的「出厂配置」各有各的「版本」,孩子天生不是张白纸。
于是每当小孩犯熊,就变成一场家庭「推卸责任」比赛。
你看这娃熊成这样,一定不随我。
那随谁呢?
像她爸!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放现在看,是一种「基因决定论」,每个人长成什么样子、获得什么成就,都被自身的基因约束在一个框架里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做商业基因检测,花上几百块钱,吐份口水寄出,再等一份长长长的检测报告回来。看完报告,踏实了——「我基因里就嗜睡,起不来床上班迟到真不是我本意啊!」
鱼妈心里的疑问越来越重,既然先天决定了那么多东西,那后天的养育,究竟能有多少作用呢?
Darcia F. Narvaez 博士发表在《美国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自控力:a.天生,b.取决于父母?》(Self-Control: (a) Innate, or (b) Dependent on Mom and Dad?)——解答了鱼妈的疑惑。Darcia F. Narvaez 教授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博士,诺特丹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她在此文中探讨了孩子的自控能力由什么决定。先天or后天?答案正藏在其中。为此,鱼妈编译了这篇文章,一起来挖掘其中的观点吧~
作者 | Darcia F. Narvaez Ph.D.
编译 | 鱼妈
2012年,Ersche 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吸毒者的兄弟姐妹,就算他们不吸毒,在自我控制方面也存在类似缺陷。因此,他们认为自我控制能力是先天的。
我认为这大错特错。这项研究的结论跳进一个流行的错误观点中——一切取决于基因。这些已成年的兄弟姐妹,为何有着相似的大脑结构?除了他们有相同的父母,究竟还有什么共同点呢?
当然有了,那就是养育环境。
基因组计划表明,先天性决定的并不多。和预期相反,只有百分之几的疾病与特定的单一基因畸形有关。相反,随着表观遗传学的革命,我们发现,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大部分是由受孕后的经历形成的。(尽管还有父母和祖父母的经历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请记住,人类出生时(足月-42 周妊娠),大脑只发育了 25%,几乎没有免疫系统,其他各种脑部和身体系统都在建立和相互连通。这大部分发生在生命的前 6 年,由照顾者共同构建,在特定的养育实践下,共同发展出一个内在的生物时间表。
例如,婴儿的大脑在快速成长,它需要母乳中成千上万的化学物质「清洗」大脑,以建立功能良好的系统,因此母乳被设计为需要频繁摄取(注意是稀奶,不是稠奶)。
早期的护理如何影响自我控制的发展?以下是三个例子来说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如何被早期护理所「定型」的。
① 自我调节受出生经历的影响
2009年,Bystrova 和同事们对出生后一个小时的新生儿进行了一项实验,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组:立即放在母亲胸前,皮肤亲密接触;第二组:被包裹起来,放在母亲怀里;第三组:被包裹起来,放在附近床上;第四组:被包裹起来,带到另一个房间。一年后,实验人员对母亲和婴儿进行了观察。肌肤相亲的婴儿表现最好,而所有出生后被放在母亲身上的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更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在出生时(或头几年),将宝宝与妈妈分开,违背了进化的预期护理。然而,美国医院的实践中,经常在出生后就将妈妈和宝宝分开,Trevathan 在2011年的研究中提到,如果分离的时间过长,会引发母亲的抑郁反应,因为她的身体会认为「宝宝已经死亡」。所以,现在的产后抑郁症流行非常厉害,以至于被认为是「正常」现象。
② 父母帮助塑造自我调节机制
迷走神经张力是一种与社会功能高度相关的生理机制。它是通过测量心率变异性来计算的,是一种对迷走神经控制静息心率程度的粗略测量。2011年 Porges 的研究中,迷走神经的功能受早期照料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触摸。迷走神经张力好的人,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变化程度较高,这些人多具有安全感。髓鞘迷走神经与颅神经一起调节面部表情,共同构成了社交参与系统。(心率)变异性小的人,处理消极情绪比较困难,他们应对新情境时,会表现出行为抑制。这个过程代表了无髓鞘迷走神经的固定化,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生在其他迷走神经功能在早期发育不良的时候。
在美国,有一种常见的育儿法——任由宝宝哭。这种经历会让迷走神经张力变差,健康状态变糟。迷走神经功能与身体的大多数系统有关,当功能不良时,会导致许多不利于健康的结果(举例:消化系统—如肠易激;神经元交流—如癫痫发作;心理健康—如抑郁)。迷走神经甚至可以预防炎症,这是许多疾病的诱因。
③ 父母养育是基因的开关,塑造生命的功能
2002年,Meaney 和同事记录了脑体垂体-肾上腺应激轴内的基因表达差异,根据出生后不久的产妇护理程度而定。他们只对数百个受影响的基因中的一个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出生后的前十天,被母亲高关爱(高舔舐,即转化为高触摸)的大鼠,有升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对于人类来说,相应的临界期是出生后的前 6 个月)。
所有哺乳动物在应对压力时,产生的糖皮质激素都需要被关闭,以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海马功能障碍,最终变成抑郁症。缺乏母鼠照顾的大鼠反馈系统较弱,导致更多的焦虑,以及终生对压力的高度反应。
此外,还有螺旋式的代际效应。2002 年,Weaver 等人的研究发现,低养育能力的母亲孕育了低养育能力的女儿,这加剧了几代人对大脑系统发育的不良影响。1999年 Francis 等人在交叉养育方面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是环境的,而不是遗传的。
Meaney 等人现在已经证明,在那些后来自杀的成年人中,他们在儿童时期的大脑也发生了同样的机制。
自我控制需要一个好开头从基本层面上来看,控制压力反应和负面情绪,都是自我控制的机制。当一个人的生理基础在早期生活中被忽视了,Ta 将会变得压力应激,以后很难补救。
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自我控制涉及控制压力反应性和负面情绪的机制。当一个人的基本生物学在早期生活中被忽视了进化的预期关怀时,他或她就会被设定为压力反应性,以后很难补救。如果一个人不能感到轻松愉快,怎么去面对认识陌生人,怎么能跳出思维定势,又怎么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新的事物(比如长相或行为不同的人)对 Ta 来说是有威胁的,会导致 Ta 思维、感觉、关系的不固定,或者更糟糕的是,会导致应激性的攻击。
所以,来吧,大人们,让我们回归祖先智慧——你如何对待婴儿与青少年的成长,这十分重要。想要养育出一个麻烦来?那就忽视他们、虐待他们吧!
结语孩子身上某些特质,看着像是生理上的遗传特点,其实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养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养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但鱼妈觉得,不能因为麻烦就忽视、回避,如果能明白这背后的原理,加以合适的方法,早期养育其实可以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