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汽车电器维修优惠来看看青岛城阳的阳光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8]人次
新华社青岛10月20日电(记者苏万明)青岛市城阳区近期一系列表现引人瞩目:党的十九大后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县市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正在接受评估;2017至2018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总决赛近日在此举行……
去年以来,城阳区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抓手,推动当地自然生态更美、政务服务更优、发展势头更足,形成的“阳光生态”分外亮眼。
自然生态:天蓝山绿水清清 林中城阳更宜居
“原以为北方入秋会有雾霾,没想到碧空万里,街道绿意盎然,防霾口罩一个没用上!”近日到城阳区的一位创业路演者王先生说。
城阳区截至10月10日的环保数据显示,城阳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9.6%,同比好转3.5个百分点;PM2.5浓度值为29毫克/立方米,改善率为9.4%,位列青岛市前茅,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无论现状或改善率均位列全市前茅,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今年以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超过225天。
城阳区在青岛市率先推行“街长制”,实施裸露空地绿化治理和城市道路节点绿化、美化。实施“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彻底消除劣五类水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提升工程,目前林木覆盖率达40%、城市绿化率43%。
在乡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行动,涌现了下崖社区、少山社区、青峰社区等美丽乡村典型,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棘洪滩街道下崖社区有一条羊毛沟,曾是人人掩鼻而过的垃圾场。社区近年来挖沟导水,清除垃圾,铺草坪、植绿树、养花卉,使羊毛沟变成青岛市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今年夏天的啤酒消夏节半个月来了约50万人。
政务生态:主动服务敢于担当 熨平“不顺”暖人心窝
近日,城阳区春阳路后海西永康小区门前车行道上有古力井盖变形,大车经过时会被带出。市民刘先生发现后,拨通了城阳区“阳光热线”,要求尽快维修或更换。当天下午,古力盖就被更换完毕。“热线管用,糟心事很快解决,让人心暖”。他说。
17日,在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里,“阳光热线”话务员一边倾听,一边在电脑上记录……“1条热线归口办理,3响要接,2小时内诉求要转给责任部门,5工作日内反馈市民并回访。”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澎涛说。
城阳区通过阳光党建,激发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敢做善成。一年多来,日益细致全面的主动服务,让百姓感到顺心、温暖。城阳区民声服务则已完成国家标准委中期评估,当前正在进行整体评估,是全国县市区级别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在“阳光党建”的推动下,城阳区疾控中心开展了党员“明身份、亮承诺、争先锋”活动。去年9月15日,疾控中心一批年轻免疫人员结成“小花团队”,依托棉花社区卫生室,建立了城阳区的第一所山区预防接种室,实现了“接种上门”。
随后又有两个村级接种点相继开诊。截至17日,三个点共接种902剂次。
“之前每个月去镇上打一次预防针。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来回50多里路,太遭罪了,尤其是冬天。”61岁的棉花社区居民王文德说,“现在吃完饭溜达着去打就行了。孩子们有福气。”
社会生态:“双创”“烘热”这方经济 聚焦民生营造阳光生活
城阳区正以“‘双创’新秀”的崭新面貌秀于世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如今,城阳区“1333”产业体系正在逐渐成型:“1”即轨道交通支柱产业,生产了全国60%以上在轨运行动车组,年产值超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突破千亿元;首“3”即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3个优势产业,目前每个产业年产值都在200亿元以上;二“3”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3个新兴产业,年产值都奔百亿元;三“3”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3个未来产业,正在加快布局和培育。
“当前,城阳区又以国家信息中心‘双创小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创产业园、袁隆平团队与华为合作的智慧农业联合研发中心等四大创新平台为引领,全域打造国际创新生态城。”城阳区委书记王波说。
2017年,城阳区财政收入达104.7亿元,增幅9.1%,跨入“百亿俱乐部”,成为山东省6个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县市区之一。2018年上半年,城阳区又以579.1亿元的GDP规模,在山东省137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九。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阳区不断聚焦各年龄段市民的民生需求,营造阳光生活。
据介绍,近年来,城阳区坚持每年将70%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其中累计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9亿多元。目前,全区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5.7平方米,超出国家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2平方米的标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6%,实现“8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惜福镇街道青峰社区近年来发展经济作物和乡村旅游,78户全部告别小平房、住上了大别墅,还专门为社区老人修建了十几套养老房。“7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来住,中午吃完饭休息,下午出来遛弯,甭提多美了!”80岁的社区居民李美英笑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