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客厅装修公司电话吉林候鸟在澄迈创办养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5日 点击:[5]人次
1月12日,康乐美养老协会的老年合唱团在排练歌曲《康乐美之歌》。
海南日报记者 余小艳
说起“模特”“T台”,人们联想的往往是“年轻”“时尚”等词汇。而在澄迈,有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也是T台模特。
冬季,澄迈康乐美老年大学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160多名新学员,10多个班级开课。1月12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位于金江镇的康乐美养老协会时,由“候鸟”老人组成的模特队、声乐团正顶着寒冷天气排练,为欢迎新一届会员做准备。
“人员是流动的,每年都会重新登记。今年协会准备了14个节目,让新人感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康乐美养老协会会长王文艳说,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演出以线上方式进行。
康乐美养老协会的会员在练习乐器。
一次聚餐促成养老协会成立
2002年12月,吉林籍退休警官王文艳和丈夫张大明一同来海南定居养老。“当时就是想在海南好好养病,没想别的。”王文艳说。
为什么想起创办一个养老协会?王文艳说,这缘于一次聚餐。2011年元旦,10名来琼养老的东北候鸟在海口聚餐,推杯换盏之间,有人意外地提出一个疑问:“海南这地方尽管适合我们这些人来养老,可我们走不动时怎么办?”
不经意间的一句感慨,让全桌人陷入沉思。经过商谈,大家决定成立一个养老协会,并取名为“康乐美养老协会”,意思是要让大家过个“健康快乐美好的晚年”。大伙推举张大明来筹办这件事。
“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好,哪还有精力去折腾?”刚开始,王文艳不赞同由丈夫来主持协会。不少亲友也反对,认为没必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人这一生总不能碌碌无为地度过,老年化社会来临,我们也有责任为政府、为社会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张大明认为,这件事值得做,很快便与其他9名东北老人为协会的事张罗起来。
“在他们家客厅、阳台、院子里上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协会的“元老级”会员、70岁的候鸟老人车保芬回忆,当年为了工作方便,王文艳家从三楼搬到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屋内办公,屋外就是活动场所。王文艳的家就这样成了候鸟老人共同的“家”。
1月12日,康乐美养老协会的模特队正在排练。
2013年3月15日,康乐美协会在澄迈县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并根据会员的特长及需求成立了46个团队,同时创办老年大学,先后开设了18个兴趣班。
然而,协会始终没有稳定的外来资金支持,经常“开不了张”。车保芬说,在张大明带领下,最早入协会的10户候鸟到澄迈各单位去争取赞助支持。最终联系到一家物业公司,免费腾出一间车库房给会员当上课场地;联系到医院,办理了定点医院医疗卡,老人们看病买药能享受打折;还为协会的老人办理了商超购物打折卡。
会员发展遍布岛内各地
“来了海南岛,都是海南人。”王文艳说,协会成立至今会员已达3000多名,遍布海口、澄迈、琼海、文昌、万宁等地,共开设了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管弦乐队、模特队、柔力球队、门球队、气功队、空竹队等46个团队,创办了有18个兴趣班的老年大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康乐美“候鸟”人才工作站、康乐美社区学校等。
2016年,在澄迈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康乐美养老协会以“候鸟”人才联络站为依托,成立了协会党支部。澄迈县委组织部还协调到一间办公场所,并装修一新交给协会使用,协会从此有了正式办公活动场所。如今在康乐美党支部在册党员22个,流动党员54个。“候鸟”党员们在澄迈开展“双创”期间,将“双创”知识编入歌曲、舞蹈中,在金江镇金马社区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将文化送下乡,在金江镇多个村庄、敬老院进行文艺演出,丰富村民及孤寡老人的文化生活……
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候鸟”党员蔺德生,对国学等颇有研究。康乐美社区学校开办以来,他一直担任诗词班教师。去年初疫情发生以后,蔺德生开展网上教学,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协会还组织了一个有80多名志愿者的服务团队。在共青团澄迈县委的牵线下,协会向澄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表达了由志愿者义务担任交通协管员的意愿,每天上午8时至9时30分、下午5时至6时,在四季康城小区前的人行斑马线处维护交通秩序。
从反对到全力支持,王文艳见证了康乐美协会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丈夫张大明过世后,王文艳成为康乐美养老协会会长,一手接过丈夫的工作。“看到大家这么开心快乐,我们一家人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王文艳说,因为担心外界认为他们成立养老协会是为了敛财,几年来协会才收一次100元的会费,其中买会服就花了85元,办会员卡10元。
(海南日报金江1月14日电)
原标题:吉林“候鸟”在澄迈创办养老协会,为3000余名“候鸟”撑起一个“家”来了海南岛 都是海南人